Opinion
别再‘挖’竞争对手的客户,去赢得新需求
发表于 2025年10月29日
“偷”竞争对手的客户听起来聪明,实际是浪费时间。
如果对方已经在用某工具,切换很难:习惯、集成、数据、团队流程。即便略不满意,也存在真实与感知的切换成本。这会让你的销售更慢、更贵、更冒险.
为什么这是坏主意
- 用户的燃眉之急已被“覆盖”,紧迫性低。
- 切换成本(技术、人、心理)压低转化、拉长周期。
- 在 Discord/Telegram 上的冷 DM 损害信任与品牌。
- 这是弱势信号:若你的自有线索健康,就不必啃对手的流量。
在 Sublyna 我们见过:Suby 曾冷联络我们的部分客户,推动迁移。
这没用还会反噬。如果你需要靠对手的客户增长,说明自有获客不稳。
有效之道:遇见真实、在场的需求
聚焦正在寻找方案的人。他们对比工具、读文档、提问题、试 Demo。此时清晰的信息、证据与顺畅的上手才能取胜。
别私信竞争社区的成员
向竞品社区成员(Discord/Telegram)发冷 DM 不可取:
- 打扰且常被当成垃圾信息;
- 长期伤害品牌;
- 不复利:你只是用时间换来微小收获。
打造渠道,让对的潜客来找你。
5 条道德获客实践
- 意图型内容:回答真实的 jobs‑to‑be‑done,不要抹黑对手。
- 出现在需求所在:SEO 页面、文档、公平对比、直播演示。
- 提供自助式迁移:指南、导入工具、清晰时间表——别“挖”。
- 以价值引领社区:教程、样例、案例。不要发送未被请求的私信。
- 度量并迭代:ICP 适配、摩擦点、定价,小步实验。
结论
别再偷客户。去需求存在的地方,被在合适时机发现,用清晰、产品质量与信任取胜。
